雷克萨斯的外观设计怎么样
内容来源:汽车信息网
今天来分享一篇个人对雷克萨斯的外观设计怎么样相关分析,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坊间民众,还是在汽车媒体的议论中,都是不错的,至于产品到底香不香,通过测试还是可以对雷克萨斯的外观设计怎么样的产品力分析分析的,一起来看看吧
在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里,什么品质是最宝贵的?
我们评价一个人或者物,不可因家族名望一概而论、也不能全盘照搬家族历史。有时候,在一个动荡且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能坚持住初心,或许就是最难得的品质。
对很多豪华汽车品牌来说,在性能数据之外打造产品差异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和格调,但在车云菌看来:所谓的格调,不过是一种执念,任何执念坚持得久了,也就成了一种信仰,而信仰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奢侈且高贵的品行财富,尤其是在品牌历史做背书的前提下,信仰还可以被称为“传统”。
数日前,车云菌与一辆雷克萨斯GS450h一起消磨了能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期间,这辆造型时尚的“运动行宫”不但勾起了我对24年前坐过的凌志LS400的回忆,也让我看到了雷克萨斯在传统中推陈出新的造车理念。
设计或迎高产期
初见GS450h,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电影《铁血战士》中与异形势不两立的外星战士。在铁血战士的面孔上,四枚凶悍、向心而出的长牙勾勒出一个狠角色;而眼前的GS450h上,则用类似长牙的,围绕中网四角的金属色装饰条,打造出一个同样的勇武面孔,把GS450h战斗性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设计在雷克萨斯造型史上实在太过激进;一体化且完全从前脸中凸出来的立体进气中网,打造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对于这个质疑,我是有不同意见的:虽然雷克萨斯的外观设计向来被贴上“保守”的标签,但是它也在不断地寻求转变,保守只能是暂时的。如果你往前回溯GS的产品,在三年前发布的2014款GS上,你就能发现这副凶悍前脸的明显伏笔,只是3年前的GS车型仅仅用了上半部的“两颗长牙”做了个简单的隐喻,而眼前的GS却把身体内的野性暴露无遗罢了。
2014款的GS350
我认为,正是这样一副存在争议的前脸设计,说明雷克萨斯终于找到了设计的感觉(有争议是好事儿),并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迎来一个设计的高产期。而很多人眼中的惊世骇俗,只是说明自己需要更新对雷克萨斯的观念罢了。
从侧面端详这辆GS450h,你能在腰身轮廓中找到很多IS车型的影子,不过相对后者短小精悍的外形,GS的侧面运动线条就饱满多了。在GS450h的车尾,多边形尾灯和修长凌厉的头灯取得了很好的相互照应,但相比车头的经验,其车尾还是少了一个交代,车云菌认为,如果能突出车尾下的那套扩散器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取得前后相得益彰的效果。
24年的变与不变
和激进的外观设计相比,当我踏进GS450h的驾驶舱并启动发动机之后,感受到的还是极为纯粹的雷克萨斯作风,这也让我不禁回忆那辆在1993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LS400。
同样是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的内环境;同样以保守风格主导的内饰设计;还有那一成不变的,可以在驾驶员离车时自动后退的座椅和方向盘,以及在启动发动机或扣上安全带后,像仆人一样自动调节到记忆位置的多功能座椅,很多很多的细节和传统,在间隔24年的两款产品上得到了一脉传承。
虽然是2016款的产品,但这个风格的内饰估计在80后看来会略带岁月感
功能颇多且乘坐极为舒适的座椅,延续了整个雷克萨斯豪华轿车一贯的柔软风格
GS450h的电动方向盘调节杆(图片最右侧),与24年前LS400的如出一辙
但在坚守品牌传统的同时,GS450h也顺应时代的前进在新技术上做了很多尝试,譬如中控台上,被如同海浪造型的内饰板“卷起来“的大屏幕,则是一个集成了导航、多媒体和carplay等多项功能的重要人机交互工具。
说到这块大屏幕,在笔者使用它的时候,发现它的设计逻辑还是很严谨的:譬如我用过的很多车机大屏,都无法解决阳光直射时的反光问题。但这块有个类似“遮阳棚”的大屏幕,则毫无反光问题之虑。不过如此一来,反光的问题解决了,可屏幕离驾驶者就远了,也就是说无法实现屏幕的触摸操作了。
从这个角度更能看清车机屏幕上的那个“遮阳棚”
为此,GS450h专门在排挡杆的右侧设计了一个类似鼠标的工具(官方称谓“Remote Touch系统”),让驾驶员可以像操作鼠标一样,控制屏幕上“指针”进行操作;同时,为了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并提高操作准确度,“Remote Touch系统”在不同功能界面上,会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当屏幕上的指针移动到接近某个功能区的某个热键附近时,鼠标上就会产生明显的阻尼感和吸力,这就保证了驾驶员在熟悉基本操作界面之后,可以很容易操作车机功能的一级菜单。
认为高端品牌往往体现在很多细节表现上,而不是产品定位高了他就高了,或许在其他细节上这款产品做得不错,唯一问题就是雷克萨斯的外观设计怎么样品牌认知度上消费者还需要更多的去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