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原标题以逸待劳是谁提出的

发布时间:2025-04-07 22:02:03来源:
导读 新标题“以逸待劳的历史渊源与实战应用”“以逸待劳”这一策略源自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中已有相关论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

新标题“以逸待劳的历史渊源与实战应用”

“以逸待劳”这一策略源自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中已有相关论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这句话强调了在战争中保存实力、伺机而动的重要性。然而,“以逸待劳”作为一个完整的表述,并非某一人提出,而是古代军事家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吴起等军事家都曾在其著作中阐述类似理念。例如,《吴子兵法》提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正是“以逸待劳”的核心思想——通过稳固防御、消耗对手来获取胜利。后世如诸葛亮、曹操等名将也常运用此策略,例如赤壁之战中,周瑜便是利用曹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弱点,采取以逸待劳的方式取得胜利。

时至今日,“以逸待劳”不仅应用于军事领域,还广泛渗透到商业竞争、体育赛事乃至日常生活决策之中。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积蓄力量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